桂陵之战的过程是怎样的?桂陵之战的影响有哪些?

  今天有趣的历史小编将为大家带来桂陵之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桂陵之战简介

  桂陵之战是历史上著名的截击战,发生在河南长垣西北。公元前354年(周显王15年),魏围攻赵都邯郸,赵向齐次年求助。

  齐王命令田忌和孙斌率军救援。孙斌认为魏以精锐攻打邯郸,国内空虚,于是虚,于是带领军队围攻魏都大梁,让魏将庞涓回应战。孙膑伏击桂陵(山东菏泽,河南长垣),打败魏军,生擒庞涓。

  在这场战争中,孙膑避实攻虚,攻其必救,创造了围魏救赵的战术,成为两千多年来军事上诱敌就范的常用手段。

  桂陵之战背景

  战国初期,魏国因魏文侯的改革而变得强大,引起了其他诸侯的警惕。公元前356年,赵成侯在平陆(今山东汶上)会见齐威王、宋桓侯,与燕文公在阿(今河北南阳北50里)联盟。因此,魏国开始有联合进攻的可能,所以魏国想找机会突破,解除危机。

  公元前354年(周显王15年),赵进攻魏的盟国卫国,夺取了漆和富丘(都在今河南长垣),引起了魏的干涉。魏派兵包围赵首都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

  桂陵之战的过程

  一、孙膑策划

  公元前353年(周显王16年),赵派使者向齐楚求助。齐威王召集大臣讨论邹忌反对救援,段干朋建议齐威王一路向南攻打襄陵(今河南省绥县),疲劳魏军,然后在魏军攻破邯郸后救助赵国,既救助了赵国,又削弱了魏赵。

  齐威王采纳段干朋的建议,兵分两路,齐军围攻魏国襄陵,田忌、孙膑一路带领赵国救援。

  齐军兵分两条路,一路与宋国景敌、卫国公孙仓所率领部队会合,围攻魏国襄陵。田忌、孙膑一路带领赵国救援。

  齐威王打算让孙斌当将军,但孙斌拒绝了,理由是他受到了折磨,身体残疾。齐威王于是任命田忌为将军,孙斌为军师,让坐在蓬帐的车里提建议。

  二、围魏救赵

  此时,魏军主力已突破赵国首都邯郸,庞涓率军8万到茬丘,随后进攻卫国,齐国田忌、孙膑率军8万到齐魏边境地区。

  田忌想直接与魏军主力作战,但孙膑阻止了他。孙膑认为,魏国长期攻打赵国,主力消耗在外,老弱疲惫不堪,国内防务空虚。他应该采取声东击西、围魏救赵的战术,迫使魏国撤军。魏国一撤军,赵国自然得救。

  孙斌建议田忌南下假攻魏国平陵(今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东北),因为平陵城虽小,但管辖范围大,人口多,兵力强,是东阳地区(指魏国首都大梁以东地区)的战略要地,难以征服。

  此外,平陵南面是宋朝,北面是卫国。在进军的路上,它必须经过市丘,很容易切断粮食道路。如果你假装在这里,你可以很好地迷惑魏军,导致庞娟错觉齐军主要指挥官无能。

  田忌采用孙膑的计划,拔营进军平陵。接近平陵时,孙膑建议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高唐(今山东省高唐县)的都医率军直接攻打平陵,吸引魏军主力,果然攻打平陵两路齐军大败。

  孙斌让田忌派轻装战车,直接捣毁魏国首都大梁郊区,激怒庞涓,迫使他带领军队回援;同时,田忌派出少数部队假装与庞涓部队作战,假装软弱,轻视敌人。

  田忌按照孙膑的要求一一照办。庞涓真的丢了行李,日夜用轻装急行军救大梁。孙膑带领主力部队伏击桂陵(今河南省长垣县西南),一举俘获庞涓。

  桂陵之战的结果

  桂陵之战并没有击败魏军主力,齐国也没有正式进攻魏国首都大梁,赵国首都邯郸仍占领魏国。

  公元前352年(周显王17年),魏惠王调用韩军击败襄陵周围的齐、宋、卫联军联军。齐国被迫要求楚国将舍调停,各国停战。

  公元前351年(周显王18年),魏惠王与赵成侯在漳河边结盟,撤出赵国首都邯郸。这时,齐国释放庞涓,使其再次回到魏国。

  对桂陵之战的评价

  魏国的失败是齐国战略方针的正确性和孙膑作战指挥的高度。

  在战略上,抓住有利的机遇:在战斗指挥方面,我们可以正确分析敌人的强弱,选择合适的战斗方法,攻击敌人的关键是空的梁,然后等待工作,抓住机会打一场美丽的攻击战。

  此外,田忌虚心听取意见。从善如流,也是战胜的前提。至于魏军最后的失败,战略上也没有把握趋势。

  一、魏军失败的原因

  1.统军主将对未来危机预期不足。当敌人攻击非主城时,他们没有判断敌人的下一步行动,国内军队空虚。

  2.料敌不明,不清楚就贸然追击,孤军深入。

  二、齐军胜利的原因

  1.孙斌冷静分析了当时战场的情况。直接出兵攻打魏军不会给魏国造成很大损失。围魏救赵一箭双雕。

  2.抛弃小利,深入诱敌。

  桂陵之战的影响

  孙斌通过围攻魏国来拯救赵国的危险和贫困,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著名的例子,被后来的军事将领列为36个重要计划。

  历代军事将领都欣赏围魏救赵的战术,至今仍有其生命力。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