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曹操到底是怎样的人物?

曹操,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一生经历风光与坎坷,留下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战绩和政绩。他雄才大略,善于用兵,统领百万大军,征战天下,一统华夏。但同时,他也被形容为阴险狡诈,残暴无情。历史上对曹操的评价多种多样,有人称其为忠臣,也有人视其为奸雄。究竟曹操是英雄还是枭雄,仍待后人评说。

历史上关于如何评价曹操截然有着不同的看法的。

三国同时期的周瑜讲他是“名汉相,实为汉贼”,诸葛亮说他是“凶奸”,赵云骂他是“国贼”,而在《魏志》《文帝纪》注说中写道“宁为魏公家奴,不为刘备上客”,名士桥玄更称赞曹操有“命世之才”,能安天下。

历史上的曹操到底是怎样的人物?

在“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魏晋时代,曹操一个无祖勋可炫耀,无余荫可庇托,不为当世所奇的人,凭着雄才大略、过人胆识,在镇压黄巾军中,初露头角, 历任骑都尉、济南相、典军校尉;在天下大乱时,更是大显身手,由东郡太守升格为兖州牧,成为占据一州的诸侯(东汉全国共十三州)。建安元年(公元196年), 他接受荀彧建议, 迎汉献帝至许都, 从此挟天子以令诸侯。此后先后翦灭吕布、袁术、袁绍等割据势力, 孙权观望而不敢窥中原,刘备屡遭败北终不能占上风,逐步统一了北方。所以西晋陈寿的《三国志》里称赞他是“非常之人,超世之杰。”

宋代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称赞曹操:“知人善任,难眩以伪。识拔奇才,不拘微贱;随能任使, 皆获其用。与敌对阵,意思安闲,如不欲战然;及至决机乘胜,气势盈溢。勋劳宜赏,不吝千金;无功望施,分毫不与。用法峻急,有犯必戮,或对之流涕,然终无所赦。雅性节俭,不好华丽。故能芟刈群雄,几平海内。”

然而到了南宋以后直至元明淸时代,由于汉族不断遭到落后部族的侵略和统治,中原老百姓人心思汉、尊刘贬曹,把刘备所代表的“汉家政权”当作汉族政权的象征。而“曹操”也就从历史上到舞台上成为千人弃万人唾、一无是处的典型坏人。

1927年9月,鲁迅先生在广州作讲演《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说过:“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鲁迅先生说这句话在当时是需要有相当的勇气的。

东汉末年,党锢纠纷,宦官专权,外戚窃政,他们互相争夺,彼此倾轧,同时豪门世族势力大盛,武断乡曲,兼并土地,政治之腐败,已自不可收拾。用当时人的话来说就是“奸邪盈朝,贤人壅塞”“奸宄竞逐,豺狼满道”,东汉王朝早已在风雨飘摇之中。

随着黄巾起义被镇压,各地军阀趁势割据一方,相互间又不断展开了混战,打来打去,关中地区“数百里中无烟火”,江淮一带“取给蒲赢嬴,民人相食,州里萧条。”,繁盛的洛阳“宫室烧尽,街陌荒芜。”,百姓流离,饿死道路,妻离子散,田畴荒芜,不仅老百姓期盼结束战乱,上层人士、少数部曲主也有要求统一的愿望。

曹操二十岁第一次走上政治舞台为洛阳北部尉时,就敢棒杀酗酒犯夜禁的蹇硕之叔。蹇硕是汉灵帝爱幸的宦官,当时正是宦官权倾天下的时候,曹操却敢在太岁头上动土,于是“京师敛迹,莫敢犯者。近习宠臣咸疾之,然不能伤”。后来,曹操迁为济南相,把那些阿谀权贵,脏污狼藉的官吏,该罢官的罢官,该处罚的处罚,一时“奸宄逃窜,郡界肃然”。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募民屯旧于许昌,后来又在各地推广。以前屯旧客是招募来的,有强制征募的现象,曹操接受建议改为自由招募。屯田客有一定独立的经济,屯田客可以获得一半至少是十分之四的劳动成果。这种情况,较之汉末宦官政府无餍榨取,豪族地主疯狂刼夺,更能刺激农民生产积极性。此外,为了配合屯田,曹操又在各地兴修水利、推广稻田,减轻农民负担。

与此同时,曹操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抑压豪强。建安九年(公元204年),在打败袁绍后,发布了禁止豪强兼并与转嫁的命令。而且这幷非一纸空令,是实实在在地实行,把土地分给农民,解决了部分农民渴望土地的要求。

曹操的这些举措无疑地发生过重大的作用。不仅在当时恢复了残破的社会经济,提供了统一的物质条件,而且也为后世开发经济奠定了基础。

不仅如此,曹操切身体会到浊流身世给他带来的种种苦恼,因此打破了汉末名门世族浮夸虚伪的用人标准,大破门第之陋见,大反清教名流之谬论,贬斥浮华交会之徒,唯才是举,几次下令求贤,从各个阶层提拔人才,不论家世“唯才是举”。即便有点“盗嫂”“受金”生活上不够检点的小缺点,也量才录用。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袁绍和曹操的官渡之战,在袁绍占尽了兵多,粮足,地利的优势,谋士沮授劝袁绍坚持持久战,袁绍不停;沮授又劝分军以断曹操的袭击,袁绍不从。许攸劝袁绍乘空直捣曹操老巢许昌,迎接天子,可成大事,袁绍仍不能用。后来许攸弃绍奔曹操为其献计,夜袭乌巢,烧绍粮仓,大破袁绍。曹操处于劣势时处境困难,内部不稳定,四处都有骚动,打算退兵。荀或劝他必须坚持下去,这是以“至弱当至强,若不能制,必为所乘,是天下之大机也”,同时提出声东击西的方法,假济延津,实袭白马,使曹操取得了第一仗的胜利。

当时乌桓占据辽西(抚宁)、辽东(辽阳)、右北平(丰润)一带,号称“三郡乌桓”。乌桓正处在氏族制瓦解向家长奴役制发展的阶段,私有财产刺激了氏族贵族的贪欲,掠夺战争成了他们正常的职能。他们趁“汉末之乱,中国多事,不边外讨,故特擅漠南之地,寇暴城邑,杀略人民”,更与袁绍勾结“数入塞为害”。于是曹操决定进行征讨。在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五月出兵,到达河北,得当地人民的支持,于同年八月大破乌桓于白狼山(石城县白鹿山),斩其首领,受降二十余万口,带回了被乌桓掳去的汉族人民十余万户,彻底解除了北方的边患。

据清姚振宗《三国艺文志》考证,曹操还著述有《魏武帝集》30卷录1卷、《兵书》13卷等十余种,然多已亡佚,今存者唯《孙子注》,成为《孙子》十三篇第一个阐释人。

任何人都会有失误和缺点,曹操当然也会有。

杀孔融、杀华陀、杀呂伯奢全家,用了人才 又怀疑其不忠,不停地放弃旧人思新贤,一句“宁我负人,不人负我”让人看出曹操又是一个极端自私、残忍狡诈、反复无常的角色,性格十分复杂,具有双重性格。

至于曹操的私人生活作风问题,在此就不多谈了。

曹操是一个永不满足于现状的人,青年时代的郡太守理想、中年时期的征西将军理想、晚年时候治国平天下的圣贤宰辅理想。社会大环境的变化与自己地位身份的急剧上升,促使他对既定的生存方式与价值取向进行不断的修正与调整,已变成现实的旧理想一再被更高的新理想所取代。

建国后,当有人提出曹操是否白脸奸臣的疑问时,毛泽东作出了一大段议论:

“东汉末年,那时,封建军阀纷起,天下大乱,曹操统一北方, 创立魏国。那时黄河流域是全国的中心地区。他改革了东汉的许多恶政,抑制豪强,发展生产,实行屯田制。还督促开荒,推行法制,提倡节俭, 使遭受大破坏的社会开始稳定、恢复、发展。这些难道还不该肯定?难道还不是了不起?说曹操是白脸奸臣,书上这么写、剧里这么演,老百姓也这么说,那是封建正统观念制造的冤案。还有那些反动士族,他们是封建文化的垄断者,他们写东西就是维护封建正统,这个案要翻。”

历史上的曹操是不是“奸臣”?我不知道。但我知道评价一个历史人物,无论是客观环境,还是主观动机,我们主要看他比他的前人多做了哪些好事?而不是看他做了哪些别人都做过的坏事?

回归历史的语境,我们更多的是在历史场景的有限复原中,扪及历史的真相和人物的灵魂。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