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一生颠沛流离,壮志难酬,令人惋惜的经历

李商隐,唐代诗人,一生颠沛流离,才华横溢却难得酬报。他在政治斗争中屡遭打击,最终流亡异乡,遗憾地离世。他的诗作多被视为离情、孤寂、落寞之作,透露出他内心的苦闷和无奈。李商隐的遭遇令人感慨和惋惜,他依然被后人称颂为诗坛一代宗师之一。

公元812年,河南获嘉县衙,一阵男婴的啼哭声让一对夫妻相拥而泣。成婚二十年,生了三个女儿后,终于生出了一个儿子,这个孩子正是将来名闻天下的李商隐。而他的父亲李嗣,正是获嘉县县令。一、童年生活

童年时代的李商隐,家境虽谈不上大富大贵,但条件也算优渥,所以生活倒也无忧无虑,并没有什么可担心的。然而,公元821年,父亲李嗣突然去世,家中顿时失去了经济来源,不到十岁的李商隐和母亲、姐姐一起安葬了李嗣后,身上仅有的积蓄也花光了,生活穷困潦倒。

此刻的李商隐,可以说是“四海无可归之地,九族无可倚之亲。”好在父亲在他很小时就对他进行了开蒙,五年读经书,七年弄笔砚。虽说家道中落,不过他倒也可以去替别人抄抄书,和母亲姐姐借此来维持一家生计。

李商隐一生颠沛流离,壮志难酬,令人惋惜的经历

如果就这样下去,恐怕晚唐诗坛的半壁江山也会就此坍塌。好在此刻一个远房堂叔从淮海回到家乡,见少年李商隐孤苦伶仃,但又勤奋好学,聪慧过人,于是便尽力接济他,终于,李商隐得以继续学业,在堂叔的悉心教导下,李商隐进步很快,经学功底扎实,古文写的情理具通,文辞清丽,在洛阳的达官显贵中开始有了名气。

二、幕府生涯

公元829年,李商隐十八岁。才文初显的李商隐,开始向权贵行文自荐。在东都洛阳,他遇到了一生之中最重要,也是纠葛最深的一个人----令狐楚,曾经的大唐宰相,时任检校兵部尚书、东都留守。

李商隐在向令狐楚投献了自己的文章后,令狐楚看罢,对他的才华颇为赏识,于是便让自己的儿子令狐绪、令狐绹先和李商隐游学,然后调任天平军节度使,后又让李商隐当了自己的幕僚,并专门教他写附体骈文(朝廷公文。)

李商隐之于令狐楚,此刻已不单单是幕僚和学生那么简单了,令狐楚完全是把李商隐当作自己的接班人来培养。对于令狐楚的知遇之恩,李商隐深感于心,为此专门为令狐楚写了一首《谢书》:

微意何曾有一毫,空携笔砚奉龙韬。

自蒙夜半传衣后,不羡王祥得佩刀。

短短四句诗,用了黄石公传兵法于张良,禅宗五祖弘忍传衣钵给六祖慧能、吕虔将佩刀赠与王祥三个典故,来表达自己对令狐楚得感激之情。就这样,李商隐在令狐楚的关照下,又学会了骈文的写作技巧,并能开始起草一些重要的文件和奏疏。

与此同时,令狐楚还多次资助李商隐前往京城赶考,不过可惜的是,几次科举都失意了,不过,有老板令狐楚的赏识、才华也能得以施展,总体来看,李商隐还是比较春风得意、生活还算滋润。

不久以后,令狐楚入京为吏部侍郎,李商隐也随之回到长安,不过由于李商隐科举接连失利,令狐楚不太好给他安置职位给他,所以李商隐便投奔到远房表叔、华州刺史崔戎的门下,继续担任幕府。

由于有了这层亲戚关系,崔戎又欣赏李商隐的才华,于是便为他指导文字功夫,还悉心安排他复习备考。崔戎为人清正廉洁,对李商隐的提携毫无私心,纯粹是爱其才、悯其志。不过很可惜,好不容易再次遇到这样一位贵人,然而,仅一个月,崔戎便暴病而亡,李商隐悲痛万分,写诗哀悼:

古人常叹知己少,况我沦贱艰虞多。

如公之德世一二,岂得无泪如黄河。

沥胆咒愿天有眼,君子之泽方滂沱。

公元835年,李商隐第四次参加科举,无奈再次落榜。恩主已逝,功名无望,心灰意冷的李商隐,心里升腾起求仙问道的心思。

然而,这种心思只是短暂在他脑海里停留了片刻,在他心底,他还是想通过功名在证明自己。终于,公元837年,第五次赶考,他考中了进士,这一年他二十六岁。

其实,真的是考官发现他的才华了吗,恐怕不是,要考官真能发现他的才华,前几轮科举他应该早就成功上岸了,其实,这次考中和一个人物有关。

此人正是当年的考官高锴,关键高锴是令狐楚儿子令狐绹的朋友。这就比较明显了,故友父亲认识的人,高锴总得给他一些面子啊。其实李商隐也明白,这肯定是令狐楚对儿子的嘱托,这才让他在第五次科举中考中进士。

所以,在他中进士后,第一时间就给时任山南西道节度使的令狐楚写信:“某材非秀异,文写清华,幸添科名,皆由奖饰。”

在得知李商隐高中后,令狐楚特别高兴,便写信邀请李商隐来山南西道任职。但此时,已经流寓长安一年多的李商隐,决定先回家向母亲报喜,且因已经有了令狐楚的邀约,他也没有着急参加吏部选官的考试。

可谁知就在此时,李商隐突然接到山南西道飞驰而来的急信,原来令狐楚已经病重不起,李商隐得知此消息后,绝壁飞梁,山行一千,赶赴山南。

到山南后,李商隐赶忙替令狐楚奏请回京治病,然而,还未等动身,令狐楚已经病情恶化,令狐楚自知大限将至,于是便让李商隐为自己起草遗表,同时叮嘱儿子,自己的墓志铭也由李商隐来执笔。

作为出将入相的一代名臣,将自己一生盖棺定论的墓志铭和遗表托付给李商隐,这既是对李商隐的信任,也是为李商隐最后一次扬名。对此,李商隐悲痛万分,想起令狐楚十年来对自己的提携与帮助,悲从中来,随即写下:

水急愁无地,山深故有云。

那通极目望,又作断肠分。

郑驿来虽及,燕台哭不闻。

犹余遗意在,许刻镇南勋。

在办完了令狐楚的丧事以后,李商隐不得不又为前途担忧。因为奔丧,李商隐错过了吏部的铨选,也没来得及在山南幕府入职,不得已,他便打算参加来年春季的制科考试。

结果,李商隐本已考中,但名单报到中书省后,某位宰相看到李商隐的名字,当即就一笔给划去了,估计应该是令狐楚的政敌。对此,李商隐激愤不已,写下《安定城楼》以表不满。

然而,牢骚发完了,生活还在继续,暂时没有官职的李商隐,做出了一个决定,接受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邀请,去做他的幕僚。

王茂元与令狐楚本就政见不合,所以李商隐此举,给令狐楚的儿子令狐绹心里埋下了一根刺。而在王茂元幕府工作期间,李商隐也收获了一段爱情,和王茂元的女儿相爱结婚了。

公元839年,李商隐一边替王茂元做幕僚,一边学习考试,终于通过了吏部的铨选,得以入朝为秘书省校书郎。对于这一职位,李商隐很满意,因为不仅可以借阅更多典籍,而且上升通道很广阔。

然而,这份得意还没来得及消散,李商隐再次遭到当头一棒,他突然被贬为弘农县尉。他遭贬得具体原因已不可考了,但不外乎党同伐异罢了,他身上令狐楚得标签如此明显,令狐楚得政敌自然不会放过他。

在任职弘农县尉期间,他因为减免冤狱犯人的刑法,触怒了上司,结果,上司威胁要免他的职,李商隐一怒之下,以“乞假归京”的名义主动上书辞了职。

离开弘农后,他又依靠自己文辞俱佳的名声,担任了几任幕僚。公元842年,李商隐被重新选入秘书省,只可惜再次入职不久,母亲便在长安樊南去世了。李商隐为母奔丧期间,又经历了岳父王茂元去世,双重打击之下,李商隐的身体状况也很不好,只好去山西蒲州闲居了两年。

三、陷入党争

公元846年三月,刚继位不久的唐武宗,因服食金丹丢了性命,宦官集团拥立宣宗继位。宣总继位后,废除旧政,尤其对李德裕的打击不遗余力,罢其相,将他的左膀右臂一个个远逐千里。

而就在此时,李商隐做出了他仕途中的一个重要选择,接受了桂管观察使郑亚的邀请,去做了他的幕僚。郑亚是李德裕的助手,李商隐在李德裕全面失势,令狐楚的儿子令狐绹日渐得势之际,居然做出了这种选择,这彻底断送了他的仕途。

看到宣宗出于巩固权位,重用平庸的牛党令狐绹等人,严厉打击李党李德裕等人,为了心中的正义,李商隐接受了郑亚的邀请,做了他的幕僚。然而,也就在此时,他完全陷入了党争的大漩涡。

直到此时,李商隐才为自己当初的头脑发热感到后悔,可当他再次写信给令狐绹时,人家却不愿再搭理他。就这样,在郑亚幕府待了一年后,郑亚又被贬到循州,李商隐只得再次返回长安。

此时的牛党气焰熏天,令狐绹在短期内直升翰林学士,知制浩,不日即可拜相。不受牛党待见的李商隐,只好再次考试,谋得个周至县尉的职位,而这个职位,甚至还不如当初的弘农县尉。好在他善写骈文,公文奏章写的华丽,名声在外,很快又被京兆尹征辟为幕僚。

随后,由于生活所迫,李商隐依靠写骈文的一技之长,又陆续在武宁军节度使,宣武军节度使幕府中任职。然而,公元851年,打击再次袭来,李商隐的妻子王氏因病去世。

这个出生名门的温婉女子,嫁给李商隐后,就没享过几天清福,甚至经常会因为影响了李商隐的仕途而郁结于心,去世时年仅三十出头。

四、晚年生活

李商隐得知此消息后,悲痛万分,当即火速从汴州幕府赶往长安,可惜连最后一面也没能见上。悲痛欲绝的李商隐,在痛苦万分中写下:

相思树上合欢枝,紫凤青鸾共羽仪。

肠断秦台吹管客,日西春尽到来迟。

本来,此时的李商隐已对人生近乎绝望,甚至想要修习佛法,了残此生,但妻子去世后,一双儿女尚幼,为了生计,李商隐不得不放下傲慢,再次去求令狐绹。

而这一次,令狐绹有所触动,为李商隐谋得个国子博士的六品职位,这已经是李商隐做过的最大的官了,可惜还是一个闲职,收入还不足以养家糊口。

不得已,李商隐接受了东川节度使柳仲郢的邀请,重新入了幕府,就这样,李商隐在梓州待了五年,再后来,柳仲郢回京任职,推荐李商隐任盐铁推官,虽然职位低,但待遇好。已无所求的李商隐就这样度过了人生的最后三年。

五、尾声

公元858年,李商隐病逝于郑州,享年四十七岁。而那首闻名古今的《锦瑟》,传说就是他的绝笔: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对于这首诗,解读的版本不下百种,可不论是爱情、友情、亦或是亲情,斯人已逝,往事如烟,又有谁能解其中之意,终归是一声叹息罢了。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