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传严重杜甫:34岁成贫困,43岁失子,59岁患“长卿病”逝世

杜甫,中国唐代著名大诗人,其一生饱经沧桑,历经艰辛。在他34岁时,因为家族财产的败落,导致他沦为穷困之人。而在他43岁时,又遭遇了一场家庭的巨大打击,即失去了挚爱的儿子。更为不幸的是,当他年过半百的时候,患上了难以医治的疾病“长卿病”,最终在59岁的时候离开了人世。杜甫一生坎坷不平,却在磨难中创作出了众多不朽的诗作,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

杜甫的一生如同他笔下的诗篇一样,充满波澜壮阔的故事和令人动容的情感,一个名字一个传奇。在欧文国古代文学史上,他被誉为“诗圣”,诗歌作品流传千古影响深远。

然而,杜甫的人生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充满各种坎坷与波折,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其中的故事。

历史传严重杜甫:34岁成贫困,43岁失子,59岁患“长卿病”逝世


悲剧的少年岁月

杜甫生活在唐朝,在很多人眼中那是一个盛世的时代,然而他的少年岁月却注定悲剧的命运。

杜甫生于一个官僚家庭,本应享有优越的待遇,然而母亲的早逝却让他的生活发生改变。

在杜甫的人生中,后娘。家庭成为一座难以逾越的障碍,开始觉得自己在这个家里是“多余”的。

当时,姑姑成为杜甫生命中的一束明亮的光芒,她的怜爱和照顾感受到久违的温暖。

杜甫常常怀念着姑姑对他的慈爱,甚至于为了照顾杜甫而忽视自己的孩子,这段令人动容的经历让杜甫深感内疚,也让他对姑姑充满感激之情。


姑姑的疼爱填补杜甫童年缺失的母爱,可内心却时刻笼罩着压抑和忧伤,生活在姑姑家虽然得到温暖和关怀,但也意味着他与家庭的距离越来越远。

这种寄人篱下的生活,使得杜甫的内心变得越发敏感,性格也日益沉重。正所谓“上帝给你关闭一扇门,必然会给你打开一扇窗”,杜甫的生活很坎坷,但却头脑却超出常人许多。

杜甫的成长历程就像笔下的诗篇一样充满辉煌思,从小就展现出非凡的才华,七岁时便能作诗咏凤凰,展现出超乎年龄的成熟和才华,要不然也不会获得“诗圣”的称号。

成长道路的不平坦、内心的挣扎和矛盾、童年的情感交织等,成为他生命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也成为后来创作的灵感源泉。

读过杜甫的诗你就会发现,其中常常流露出对家庭、对亲情的思念和回忆,这些情感的交织使诗歌更加深刻动人,也更具感染力。



与妻子杨氏的坎坷生活,政治理想终不得实现

杜甫生活的时代,男女法定结婚年龄明确规定,但这并不在杜甫的考虑范围之内。

19岁那年他漠视结婚的传统,选择离开姑姑的庇护踏上壮游之路,在杜甫的眼中人生应该是一场冒险,而不是被束缚在传统的枷锁之下。

他漫游山西、流连江浙,尽情享受着自由的滋味,在此期间岁月无情地流逝。当杜甫年近三十,头发上已经布满几缕白发时,终于意识到自己不能再无所事事了。

于是,在30岁时他迎娶女子杨氏,开始人生中一段婚姻的旅程。

杜甫与杨氏的婚姻并非是一见钟情,而是经过一番波折才得以成就,两人初遇时杜甫并没有引起杨氏的注意,直到有一次展现出自己的文学才华。



杨氏被杜甫的诗歌所吸引,随即对他产生了好感,两人的婚姻并不是美满的开始,而是充满世俗与现实的考验。

婚后家境日益困顿,杜甫在仕途上也是频频落榜,杨氏原本对丈夫充满信心,随着时间的推移感受到的只是生活的艰辛。

家中的经济拮据,让她不得不辛苦劳作维持生计,生活的压力并没有让杨氏放弃对杜甫的支持和信任。在她看来,杜甫是一个有着远大抱负的人,才华终究会得到应有的认可。

杜甫的政治理想导致他与家人长期分离,四处奔走求仕却屡屡碰壁,婚姻最终陷入困境。

长期的分离让夫妻两人的感情逐渐变淡,彼此之间的误解与矛盾也逐渐加深,即使如此杨氏始终没有离开杜甫,愿意与他共度人生的风风雨雨。



父亲离世后,杜甫家中陷入更加严重的经济困境,这个时候杜甫已经34岁。杜甫开始认识到自己不能再沉迷于诗酒之中,应该努力担起家庭的责任。与杨氏共同面对生活的艰难。

35岁那一年,杜甫再度踏上科举之路,渴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

然而他再次落榜,落榜的原因让其愤怒不已,原因就是朝廷内部的腐败不堪,真正有才华的人被排斥在朝堂之外。

杜甫这次科举的失利,是他半生潦倒的开端,也为与妻子长期分离的悲剧拉开序幕。接下来的八年里,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杜甫不得不放弃心中的执着,投靠权贵走上举荐的路。

无论他如何奔走献赋,却始终未能得到任何人的赏识和重用,这段时间所依靠的是一直默默忍受贫困的妻子杨氏。



每当杜甫倾诉苦闷时,杨氏总是默默地倾听,给予他无尽的支持和鼓励。

公元751年,唐玄宗举行祭祀太清宫、太庙和天地的三大盛典,杜甫凭借在前一年写的《三大礼赋》得到玄宗的赏识,被奉命待制在集贤院等待着官职的分配。

由于主试者是李林甫,这次机会并未给杜甫带来任何实质性的改变,只是白白浪费几年的时间。

正当杜甫陷入绝望之际,尚书左丞韦济突然举荐他担任河西县尉一职,这个职位是一个八品小官,而且还专门压榨百姓,杜甫不愿意去做。

最终朝廷给他安排做了一个兵曹参军,不仅官职小,而且还难以养活家人。杜甫开始逐渐陷入一种迷茫,诗词里充满对朝廷的不满和对世道的痛苦呐喊。



这些诗句流传千古,却并没有为他带来封官加爵的荣耀。时局变乱世道愈加混乱,杜甫每天朝九晚五地拼命打工,却连工资都无法拿到手。

战乱的阴影笼罩下,人们只能东躲西藏,逃避战火的焚烧,杜甫目睹黎明百姓的疾苦,见证朝廷官员的冷漠和残忍,写下流传千古的《三吏》、《三别》。

最令他难以接受的是,他的孩子跟随逃亡的路上被活活饿死(这一年43岁),作为名门贵族之后,曾经手握铁饭碗的朝廷官员,杜甫竟然沦落到连饭都吃不起的地步。

这种巨大的落差和命运的残酷打击,使得杜甫内心深处的痛苦和绝望达到顶点,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绝望和无助。

因不忍妻子跟随自己成为难民,杜甫将杨氏和孩子们托付给好友,之后孤身前往找新继位的唐肃宗。然而,刚出关他就被叛军抓获,押送回已经沦陷的长安。



被释放时杜甫迎来人生最大的又一次机遇,被唐肃宗封为左拾遗,不久后因为给一个受冤的大臣说了句公道话,又被唐肃宗打发回家。

回到家的那一刻,杜甫见到满眼泪水的妻子杨氏,其中并非因为丈夫失去了官位而伤心,而是因为过去的一年多以为丈夫已经被叛军杀害。

两人再度团聚时一家人个个瘦弱不堪,这个时候才深刻意识到,将一家老小托付给好友让他们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是多么的不明智。

从那时起,杜甫再也不愿意与妻子儿女分离,他们辗转流落到成都,生活极度贫困,最困难的时刻儿子甚至不得不去乞讨。生活的艰辛中唯一始终体谅他的,唯一始终支持自己的杨氏。

杜甫是怎么死的

根据相关历史的记载,杜甫虽然一身才华,但一辈子却不得重用。那一年,他与妻儿一同前往湘江汨罗,于半路上离世、享年59岁。



杜甫离世后杨氏终夜哭泣,因操劳过度和对丈夫的思念抑郁成疾,不久后也随丈夫而去了,这段爱情故事称得上是一段“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坚贞传说。

关于杜甫是怎么死的,后世一直有一种说法,有人说他是因为吃东西撑死的,太久没有吃过饭的杜甫,一通的狼吞虎咽后结果竟然被撑死了。

这种说法多少有些荒谬,从杜甫晚年的所有诗句里可以看出来,他身患各种疾病,那么究竟得的什么病呢?

杜甫曾在诗句中透露自己所得的病症,直指“长卿病”,这句话中的“长卿”指的是司马相如,他因患有糖尿病而得名。

杜甫的这一提法,实际上揭示了他自己也患有类似的疾病。根据权威考证,杜甫的真实死因是糖尿病引发的脑卒中,这种病在现代已经非常常见,但在古代却是一个未被很好理解和治疗的疾病。



因为糖尿病在那个时代并没有很好的医治方法,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导致各种并发症,比如脑卒中。

回首往昔,杜甫的诗歌如同明灯照亮人们前行的道路,他的人生如同一首永恒的诗篇,留下永远的印记却又跌宕起伏。

对于此事,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

参考资料:《新唐书》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MTbc36RhFpSPcEsgaRX8e4Pc2N920FZcF7y7UbKlkJIH8HOK1HWhHIJcbe6DMYbLxsjbw7QAdn00UdLtkGMilaCLouVsvKZ7uGhX4skTE3HjCqlWg_mE6FJgUtTgP8GnakzGrM46Whu0P4O6A4Thqw==&uniplatform=NZKPT&language=CHS


杜甫之死考辨 - 中国知网 (cnki.net)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