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与诸葛亮,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一场角逐,最终揭晓胜负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司马懿与诸葛亮的角逐被誉为最激动人心的一场对决。司马懿作为魏国的智勇军师,与蜀国的谋略巨擘诸葛亮展开了一场智谋博弈的较量。这场角逐注定会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页,让我们一起揭晓这场纷争的胜负吧!

司马懿的作战风格,不外乎是兵贵神速、麻痹敌人等等。有很多朋友热烈讨论的一个问题是,司马懿和诸葛亮,到底谁带兵打仗比较厉害?

这个问题,不是一篇文章说得清的,今天就从一场传奇战役说起,带大家来看看,到底两人对战鹿死谁手。

在《三国演义》里面,罗贯中把二公子司马懿和卧龙先生诸葛亮这两个人,塑造成宿命的敌手。不过在正史上面,其实两个人真正有领兵对决的记录,是不多的。

你要说司马懿很会闪也好,要说是命运捉弄人也罢,总之,在这两个人少有的对战样本当中,大家一定会拿出来比一比的,就是今天这一场传奇对决。

司马懿与诸葛亮,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一场角逐,最终揭晓胜负

在公元231年,诸葛亮率领汉军第4次北伐,那时魏国的大司马曹真病重,所以魏明帝曹叡就派出了司马懿领兵抗敌。

这次战争会成为传奇的原因,不只是因为双方主帅的名气响亮,更难得的是,这场仗打下来,居然在史书里面,记载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局。

《晋书》里记载,司马懿把诸葛亮打得落花流水,俘斩士兵数以万计,是一场漂亮的胜仗。但是在《汉晋春秋》当中,则写到诸葛亮派出魏延等将领,大破司马懿,还取得了一堆战利品。

这个时候,我们不妨回头看看陈寿是怎么写的。但可惜的是,陈寿没有记载司马懿打过这场大胜仗,当然他也没有直接说司马懿就输到脱裤子。

毕竟那个时候,陈寿人在晋朝当官,饭碗要顾。换句话讲,司马懿追击诸葛亮大胜的事迹,除了在《晋书》里面,我们就欠缺其他可靠史料的佐证了。

陈寿作为一个高评价的史官,是有道理的,他虽然不能够直接对着晋朝开国神主司马懿开呛,但是他毕竟留下许多蛛丝马迹给后世玩味。

这场战争,我们简要来说就是,诸葛亮带兵出祁山,来到渭水南岸上邽这个地方,和司马懿做第一次的亲密接触。接下来,诸葛亮就技术性的往南撤退到卤城,借着地利之便来防守。最后,蜀汉军队因为粮食用尽不得不撤退,第4次北伐到此结束。

这次的战场,有上邽和卤城这两个地点,在卤城决战之前的史料,都相去不远。不过,在卤城决战之后,就是剧情分歧点了。


当魏明帝曹叡听到从蜀汉出兵的消息,朝廷里很多人认为,诸葛亮这次辎重不足,粮草一定不够,甚至建议曹叡可以把上邽附近的麦子烧掉,以断敌人的粮草,但是曹叡都拒绝了这些提案。

相反,他还加派人手,协助司马懿保护上邽。曹叡作为曹魏第3代老板,也可以说是最后一个手握实权的老板,不得不说,他的脑袋是十分清楚的。

难怪当年曹操曾经夸奖这个孙子,说:有小叡在,我们曹家的企业可以稳稳传三代了。

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曹叡他清楚知道,虽然魏国以逸待劳,补给线短,但是因为去年气候不佳,谷物欠收,其实他们的本钱并没有奢侈到可以去烧粮草,玩焦土作战的地步。

于是,在皇帝的全力支援之下,司马懿屯兵长安,率领张郃、郭淮、费曜等人,迎战诸葛亮。不过这时,张郃跳出来说话了。

不知道大家还记得嘛,在五子良将文章中,我就有说到,张郃预料敌人粮草不足,更在陈仓救援战当中,秀了一手神机妙算,精准的预测当时进攻的诸葛亮的粮草存量。

那这次,张郃要对司马懿说些什么呢?原来,他主张要分兵独立作战。不过,司马懿以担心被各个击破为理由回绝了他。

上面这段对话,其实透露出魏军内部的一个隐忧,那就是张郃过去和夏侯渊等名将,长期负责防守魏国的西线,对诸葛亮的了解,未必少于司马懿。某种程度上,在对抗蜀汉的军事作战里,司马懿还得尊称张郃一声老学长。

那么,这场台面下的菜鸟和老鸟互啄的戏码,要如何演,我们继续往下。


于是,司马懿从长安亲自率领军队,日夜兼程,赶到上邽保护麦子。却发现,诸葛亮没有在渭水北岸建筑防御攻势,而是直接撤退。

司马懿看了就对部下说:哎呀,我们部队远道而来,十分疲惫,诸葛亮却不把握机会,在渭水这里和我们背水一战。看他名气这么大,我想也不过如此。

然而,上面这段记载,其实语带玄机。因为理论上,这个时候双方还没交战,诸葛亮不过派人去割割小麦,没有道理诸将皆惧,司马懿还得安慰部下说,哎呀,其实诸葛亮并不可怕呀。

但是,如果去参考《汉晋春秋》的记载,就真相大白了。司马懿的本部,在跟诸葛亮接触之前,他有先派出郭淮、费曜将军去防守上邽,不过被诸葛亮给击败了。

当然,这场败仗在《晋书》或《三国志》里面,都没有记载。不过,后来的《资治通鉴》里面,有引用这段故事,因此我觉得可信度是蛮高的。

我会合理揣测认为,诸葛亮这个时候的后退,只是技术性的撤离,目的是吸引司马懿往祁山方向追击。加上当时祁山堡垒还有少量魏军驻扎,所以司马懿就很配合地追了上去。

就这样,诸葛亮一路退到了依山傍水的卤城,而司马懿就尾随在后。为什么我们说“尾随在后”,而不说是“追击至此”呢?


因为这时候,老将军张郃又留下了对话记录。张郃对司马懿说:“司马大将军,我建议不要再前进了,我们不如就屯兵在此地,然后派骑兵去岐山的堡垒骚扰。不然,你一直尾随诸葛亮,然后又不跟对方开战,这实在很像是痴汉的行为”。

张郃这话说的有点酸,但是司马懿不想听。等到司马懿抵达卤城城外,他就找了一个山头扎营。尽管部下纷纷请缨作战,他都拒绝了。

也因此留下那句名言:司马懿怕蜀汉跟怕老虎一样,全天下都笑你不敢。随着时间一天一天过去,到了5月,司马懿终于下定决心诸葛亮打一场了。

诸葛亮的布阵是自己守主城,而南边阵地交给王平防守。而司马懿和张郃则兵分两路,一个打诸葛亮,一个打王平。

这场战争的结果到底如何?其实就像开头所说的,一个卤城,各自表述。

在《三国志》里,跳过了司马懿分兵攻打诸葛亮的胜负记载。但在《王平传》里面,记载张郃打不下来。那司马有没有打下来呢?我想是没有的。

真实状况很有可能是,他和张郃双双战败,一路败逃。为何会说司马懿这场卤城之战,应该是大败?


此时第4次北伐来到尾声,因为大家都知道,后来蜀汉李严延误运粮,使得诸葛亮不得不撤兵,有三条很重要的史料都记载,张郃追击撤退的汉军,不幸正中埋伏,膝盖中了一箭,就此身亡。

而他身亡的地点叫木门,木门在卤城的北方,假如诸葛亮撤退路线有经过这里,那表示他在卤城战胜之后,应该已经追着司马懿逼近天水了。

我们回顾一下派遣张郃追击前的那场军事会议,当时看到了蜀汉撤退,张郃主阵按兵不动,不过司马懿却坚持要他出战。

不得已之下,只好风萧萧兮渭水寒,张郃一去兮不复还。有人说,这是司马懿故意挖坑给张郃跳,但坦白讲,有意还是无意,其实不是那么好判断。

但是从客观条件来看,这场战争一开始,司马懿和张郃就意见不合,而且作战过程中,其他将来也屡屡出现害怕或者是嘲讽主帅的记载。

司马懿作为最高指挥官,肯定也是战战兢兢,而且很迫切地想要建立起统帅的威信。以结果论来看,司马懿即使没有起心想害张郃,但是张郃之死,无疑对他是有好处的,但是对魏国则未必。


最后说一点,诸葛亮第4次北伐,虽然貌似取得不错的战果,但诸葛亮却气得把刘备的托孤大臣李严贬为庶民。

反观司马懿,虽然兵败卤城,还折损了老将张郃一名,魏明帝曹叡却对他重重有赏。

司马懿自己也说,蜀国这一败,劳师动众,却没有攻下重要的战略据点,元气大伤,没有休息个三年恐怕也没办法出兵了。

司马懿的这个说法,虽然有一点马后炮的成分在,不过诸葛亮的第五次北伐,还真的就发生在三年过后,和魏国军队在五丈原对峙,最后壮志未酬,病死在前线。

我想,当时司马懿很清楚地知道,时间会站在他这边的,所以他不需要主动的冒险出击。而这,应该也是传奇对决卤城之战,让他学到最宝贵的一刻。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