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之所以不出兵东吴,主要是有哪几方面的因素?

  三国(220-280年)是中国历史上汉朝以后晋朝以前的历史时期。在此期间,曹魏、蜀汉、东吴三大政权相继出现。那么下面有趣的历史小系列就给大家带来关于“夷陵之战”蜀吴的激烈对抗,这是魏国南下的好时机。曹丕为什么一动不动?我们来看看!

  内部原因:曹魏内部动荡不安,无法发动大规模战争

  建安25年(220年)正月,就在“夷陵之战”爆发的前一年,曹魏的创始人曹操去世,曹丕继魏王之位。同年10月,曹丕迫使汉献帝禅宗,篡夺汉建魏,为魏文帝。正如《晋书·宣帝纪》记载的那样,“魏武死于洛阳,朝野危害”,当时曹魏的政权动荡不安。

  首先,曹丕继位后必须清理干净。毕竟,他的继位并不顺利。虽然曹昂和曹冲相继去世,但曹丕和曹植之间的竞争仍然非常激烈。当时,曹丕和曹植都形成了极其强大的力量。例如,贾旭、崔燕、司马懿、陈群、桓阶、邢毅、吴质等人支持曹丕,而丁毅、丁毅、杨秀、孔桂、杨军、贾悝jy、邯郸淳等人支持曹植。即使曹丕成为世子后, 魏讽还秘密谋杀曹丕,可见当时的激烈。

  其次,虽然自东汉末年以来,汉朝皇帝已成为傀儡,汉朝名存实亡,但曹操毕竟是汉朝的臣子。毕竟,世界仍然是汉朝的世界。虽然曹操也大肆压制和杀害了忠于汉朝的大臣,但当曹丕成为皇帝时,朝鲜仍然有许多忠于汉朝的重要大臣,虽然这些人不得不在压力下接受现实,但他们不可避免地会抱怨,曹丕也不禁重视这一点。

  此外,军事动荡更加激烈。臧霸和青州士兵擅自离开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信号。虽然这件事处理得很顺利,但也可以看出曹魏当时内部的动荡。直到曹丕逐渐夺取军权,将军骨干被曹仁、曹休、曹真、夏侯尚等直系力量所取代,才真正坐稳了王位。

  然而,曹魏在这个时候可以被称为一个多事之秋。曹操去世后,张掖县人张进劫持太守在酒泉反叛。黄初二年(221年)11月,治元多、卢水、封赏等诸胡再次在河西作乱。虽然曹真平息了这两次叛乱,但也可以看出曹魏当时的紧张局势。

  因此,曹丕继位后的首要任务是改革官制,缓和与士族的关系。另一方面,通过设立中书省,进一步加强皇权,限制曹氏族势力,然后调整军事制度,确保自己稳居王位。在这种情况下,曹魏自然无法发动大规模战争。

  外部原因:调动军队需要时间,干预时间转瞬即逝

  大多数人认为曹丕错过了放弃攻击东吴的机会。就我个人而言,我不这么认为。曹丕应该认真考虑当时的情况,然后决定“坐在山上看虎斗”,等待双方战斗的结果。决定曹魏当时是否出兵的主要因素如下:

  1、没有与蜀汉合作的基础,也没有向东吴出兵的借口。古代战争讲究“师出有名”,但曹魏此时想干预,却找不到出兵的借口。刘烨建议曹丕联合蜀汉攻打东吴。毕竟,对曹魏来说,蜀汉太弱了,东吴是个大问题。然而,由于曹丕和刘备先后称帝,虽然曹丕名义上接受禅宗是正统的,但刘备有汉族宗族的身份。因此,双方都将汉族继承人视为“反贼”,两帝共存的局面在三国前从未出现过,导致双方根本没有合作基础。

  就东吴而言,早在曹操时期,孙权就已经称臣了。曹丕称帝后,孙权仍主动称臣。当敌人攻击他的臣子时,曹魏是如何向东吴动兵的。然而,与东吴联合进攻蜀国也同样困难。虽然刘备发动了“夷陵之战”,但他仍然高度防范曹魏。不仅汉中军团根本没有动,而且夷陵战场也派黄权警惕曹魏南下。更重要的是,与强大的东吴联合分裂的弱蜀汉根本不符合曹魏的利益。

  2、曹魏的兵力大多在西线,需要时间来调动军队。自建安16年(211年)以来,曹军的主力来回返回孙权和马超。西凉马超平静下来后,曹魏先后与东吴、蜀汉作战。频繁的事情交替使用,使曹魏的主力疲惫不堪。就在曹操去世的前一年,即建安24年(219年)5月,曹操与刘备的“汉中战役”刚刚结束。此时,曹魏的主力军仍驻扎在陈仓和长安的前线。曹操死后,夏侯尚带着部分兵力护送曹操的棺材回到叶城埋葬,导致曹魏当时在中原的兵力相对空虚,这也是“襄樊战役”期间中原地震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夷陵之战”爆发后,曹丕无法第一时间干预,因为“西兵东调,北师南来”需要一定的时间。

  3、南下时机难以控制,插手时机转瞬即逝。曹魏作为三国中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对南蜀汉和东吴施加了巨大的压力。虽然此时由于荆州的归属,孙吴联盟已经崩溃,但在曹魏北部压力减弱的情况下,一旦曹魏南下,孙吴就不会再联手抗曹了。毕竟双方还是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因此,曹军南下的时机非常重要,必须在双方开战后,短期内难以和解,否则很可能会弄巧成拙。然而,自“夷陵之战”爆发以来,除了蜀汉早期占领东吴外围防线外,从章武2年(222年)第一个月到6月,双方一直处于对抗阶段,曹军没有时间干预,当鲁迅“火”时,蜀汉失败,决战时间太短,没有时间反应曹派。

  如上所述,虽然“夷陵之战”的爆发似乎是曹魏南下的好时机,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曹魏很难干预。如果一个人不好,他会弄巧成拙。在这种情况下,最好等待更合适的机会。

  事实上,曹丕在短期内无法发动大规模战争的情况下,最好的选择是抓住机会夺取荆州重要地区,在一定程度上瓦解东吴长江防线,为未来南下奠定基础。

  因此,曹丕虽然没有直接干预,但也在长江中下游集结了重兵。“夷陵之战”结束,刘备惨败后,在东吴主力还没有回来,孙权再次反叛的情况下,他立即分三条路攻打东吴,先后击败孙盛、大破吕范、火烧诸葛瑾,几乎攻打了江陵。如果魏军没有突然爆发瘟疫,恐怕东吴的长江防线已经破灭了。然而,这一举动虽然没有给东吴带来沉重的打击,但也让东吴不敢全力追击战败蜀汉。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