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孙权最终在鲁肃的建议下,同意将南郡借给刘备?

  三国(220-280年)是中国历史上汉朝以后晋朝以前的历史时期。在此期间,曹魏、蜀汉、东吴三大政权相继出现。那么下面有趣的历史编辑就给大家带来关于鲁肃为什么建议借荆州给刘备的详细介绍。

  当时荆州下辖南阳县、江夏县、南县、长沙县、桂阳县、武陵县、零陵县七个县。建安赤壁战役13年(208年)后,荆州被曹、孙、刘三家瓜分。

  刘备可以说是赤壁战争的最大赢家。他以刘琦的名义占领了荆南四县(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南县和江夏县的南部。赤壁战争中贡献最大的东吴只占据了南县和江夏县的一部分。虽然曹操在赤壁战役中被击败,但他仍然牢牢控制着南阳县、南县和江夏县北部的部分土地。

  此外,由于荆州的地理位置过于重要,曹操在赤壁战败后并没有放弃。他的战略重点仍然停留在淮南地区。例如,赤壁战争后的第二年,即建安14年(209年),“(曹)军队到桥,作为一艘船,治理水军。秋天和7月,从涡流到淮河,肥水,军队合肥”,虽然孙刘联盟击退了曹军,但荆州仍处于危机之中。

  可以说,赤壁战争后的几年里,曹操仍在积极寻求南下,而东吴迫切需要稳定长江防线来巩固统治。刘备最终有了基础后,也需要巩固统治,积极寻求向外扩张。因此,荆州作为竞争的焦点,仍然是一场危机。

  虽然刘备已经成为赤壁之战的最大受益者,但他的东部是吴的领土,北部是三方竞争的关键领域,南部是交州,西部是武陵山。他很难在荆南四个县的外部发展。

  根据诸葛亮《龙中对》的规划,夺取荆州后的下一个目标是尽一切可能夺取益州。然而,由于荆州和益州与武陵山区隔开,连接两地的通道是南县。因此,刘备两次向孙权提出,用自己占领的江夏南部换取孙权手中的南县。

  就在刘备寻求发展自己的时候,吴栋也有自己的考虑。建安15年(210年),周瑜向孙权建议:“乞求与奋斗同步,在蜀中取得进步,在蜀中取得进步,在张鲁中取得进步。因为留在那里,他可以和马超结援。瑜和将军根据襄阳皱着手,北方可图也可以。”这和诸葛亮的《隆中对》差不多。他们也在寻求攻击益州。要攻击益州,他们必须牢牢控制南军。

  因此,由于南郡的战略地位过于重要,东吴本人准备通过南郡攻占益州,南郡自然不会借给刘备。因此,东吴拒绝了刘备前两次换地的请求。

  既然南郡对东吴同样重要,为什么孙权最终同意在鲁肃的建议下将南郡借给刘备?事实上,这源于东吴战略规划的变化和自身战略利益的考虑。总的来说,我认为应该有三个原因:

  1、东吴战略规划发生了变化。虽然曹操在赤壁战役中被击败,但就整体国力而言,曹魏的实力不容低估,战略重点仍然停留在南方。此时,东吴仍难以巩固防线,根本无法实施周瑜的战略。更重要的是,东吴控制的荆州地区位于曹操和刘备的攻击下,形势极为危机。不利形势迫使孙权改变战略,将目光转向南部的交州。战略的变化自然使南郡对孙权不再那么重要。

  2、在刘备对曹操的帮助下。北军一直南下,无非是长江中游的荆襄地区、长江中下游的淮南地区、长江下游的“扬州镇江”三条线路。然而,由于北军不擅长水战,荆襄地区一直是重点,曹魏和后世的蒙古也是如此。这样,南郡就成了争夺的焦点,所以把南郡借给刘备,就可以把刘备推到对曹操的最前沿,而东吴则可以趁机出兵交州。事实上,刘备从南郡借来后,孙权向交州发动了进攻。交趾太守士谢率领兄弟们接受孙氏的控制,交州落入孙权手中。

  3、继续巩固孙刘联盟。对于强大的曹魏来说,吴栋根本无法依靠自己的能力与之抗争。虽然吴栋在赤壁战争后也嫉妒荆州,但刘备以刘琦的名义占领荆州是正确的。吴栋根本没有机会利用它,所以他只能慢慢地画。虽然刘备占据了荆州的大部分地位,但他的实力仍然很弱。如果他想与曹操作战,他必须更加依赖东吴,以巩固孙刘联盟。东吴何乐不为以“南郡”之地换强打手。

  如上所述,刘备向孙权借了“南县”。事实上,孙权最终同意借地是出于自己的战略考虑,这是一种利益交换。从后人的角度来看,这一举动似乎弊大于利,但仅在当时的情况下,利大于弊。当然,依靠利益实现的联盟并不稳定。随着曹魏将战略重点转向西北,刘备兵进入益州,孙刘联盟因荆州所有权而出现裂痕。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