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风俗 藏族面具有哪几种有什么特色

藏语中称为“巴”的面具,主要用于各种民间表演活动。它直接关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劳动和娱乐,遍布西藏各地。到了清代,藏戏在民间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其剧目、流派更加丰富多彩。与宗教面具相比,藏戏面具具具有浓郁的世俗倾向和民间色彩。主题主要包括历史故事和神话中的人物、神和动物。藏戏面具中的国王、大臣、喇嘛、老妇人、老人的面具有独特的个性特征;情节中神、鬼、动物面具的塑造,虽然有明显的宗教面具影响痕迹,但大多是个性化的,给人情感。在面具中,人类的真、善、美、假、丑、恶都得到了具体的表现。面具有多种颜色,不同的颜色象征着不同的角色特征,如深红色象征国王,浅红色代表大臣,黄色象征活佛,蓝色代表负面人物,半黑色和半白色象征着两面派。藏戏开始时,戴猎人面具的角色首先出现。猎人面具多为蓝色或蓝色。

藏族舞神面具和戏剧面具倾向于表达和象征艺术风格,造型粗放夸张,伴随着响亮的鼓声和强烈的邮舞欣赏,其强大的威慑力具有侵略性。不同地区的面具艺术风格差异明显,卫藏地区的面具更加温和和严格。西藏东部康区的面具又辣又奇怪,令人震惊。属于软雕塑的大宗面具,都是俗民形象,艺人以简洁的手法吸收凡人情态,塑造了活龙生动的面孔。

除吸收外来文化外,西藏面具工艺品主要受西藏原始宗教一苯教文化的直接影响。由于长期的苯教信仰在吐蕃祖先心中有着根深蒂固的地位,佛教和苯教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并驾齐驱。因此,这两种文化既相互竞争,又相互融合。虽然佛教最终战胜了苯教,形成了不同于印度佛教和中原佛教的独特宗教,但它被称为“藏传佛教”或“喇嘛教”。当印度僧侣莲花生大师用佛法的力量降服苯教神时,为了在公众中赢得广泛的信徒,他还将苯教中的巫术、恶魔、火祭、梵语恶魔等仪式与鬼精灵一起带入了“佛教”。日赞(山妖)是苯教中的山神、年神、龙神等“世界神”、夺锥(骷髅)、帕姆(女鬼)、贴龙(独脚鬼)等。,这些土生土长的纸鬼率也进入了佛教护法的行列,成为西藏面具制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西藏面具工艺品分布广泛,使用范围不同,生产方法也不同,使其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在生产方面,可分为硬塑形和软塑形两类,即宗教面具和民间面具。宗教面具多为硬塑型;民间面具常见于软塑型。在使用方面,可分为羌姆(舞神)面具、悬挂面具、藏戏面具、歌舞面具、折嘎祝福面具、诺仪吉达面具等六种。硬塑面具为立体或半立体,用纸浆或布浆将事先塑好的泥胎粘贴成硬壳,然后绘制而成。木雕也很有用,这种面具大多分布在边境林区。硬塑面具多用于宗教羌姆和寺庙的悬挂祭祀,后来在藏戏中吸收。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