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亭之战时,诸葛亮为何要安排王平随行呢?

  三国时期,王平在群星闪耀的时代显得默默无闻,即使在他最具代表性的战役之一——街亭之战中,也没有存在感。人们只记得诸葛流泪斩马苏时的遗憾和怨恨,往往不记得故事中有王平这样的人物。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与马苏立军令,给他2500名精兵后,又拨了一名上将,这位上将就是王平。诸葛亮安排王平陪同的主要原因是“我知道你一生都很谨慎”。

  与马苏这样一位饱读兵书却没有经验的将军相比,王平是完全互补的。据史书记载,王平知道的字不超过十个,所以他命令人们阅读《史记》、汉书,可以略知大意,常说而不失其大义,可见其资质并不差。在行军作战中,王平确实像诸葛亮评价的“生活谨慎”。他擅长生活中的大大小小的战斗。即使勇敢善战的张颌遇到了他,他也无能为力。事实上,这与《孙子兵法》中“过去的好战士是不可战胜的”的概念是一致的,但在三国这样一个名将性格鲜明的时代,它或多或少是没有特色的,也不值得一本大书。

  回到街亭之战,值得注意的是,诸葛亮对马苏和王平的安排是不同的。战前诸葛亮对马谡说:“街亭虽小,干涉重重:如果街亭有失,我的军队就会休息。尽管深通战略,这里奈无城郭,又无险阻,守之极其困难。还说:“司马懿不是闲人;更有先锋张合,是魏名将:恐汝不能敌之。只强调街亭之战的难度和重要性。也许,在诸葛亮的判断中,有这样的强调,应该能够引起马苏的注意。然而,谨慎的诸葛亮仍然忽视了马苏新生小牛不怕老虎的鲁莽行为。因为他没有战争经验,诸葛亮的辛勤工作对马苏来说可能没有概念,这就是所有悲剧的原因。在这种情况下,面对自负的马苏,诸葛亮可能不会对具体事项发挥积极作用,更有可能适得其反,引起马苏的叛逆和不满。因此,对诸葛亮来说,只有通过“军令状”试图再次强调街亭之战的意义。

  到了王平的命令,就不一样了。诸葛亮对他的解释可谓细致入微。“你可以小心翼翼地守住这个地方:下寨必须是必要的道路,这样贼兵就不能偷了。安营结束后,我画了四八道地理形状图。凡事商量停当而行,不容易。“如果这场战争没有马苏,王平也可以凭借诸葛亮的教诲立于不败之地。然而,正是因为马苏的联系,才导致了失败。诸葛亮虽然战略得当,安排细致,但没有任何有效的授权。在“将领责任制”的军事制度下,王平在马苏面前没有实质性的管辖权甚至话语权,诸葛亮的安排成了空中楼阁。除了马苏和王平,诸葛亮还留下了高翔和魏燕作为街亭之战的后手。可以看出,“诸葛亮一生只谨慎”并不是一个虚假的名字。然而,所谓的战斗可以分为主战场和次战场。如果主战场失败,无论后手有多少,都只是可能减少损失的补救措施,这对整体情况没有帮助。如果后手太多,甚至可能导致资源过于分散,弊大于利。事实证明,在街亭之战中,诸葛亮的后手确实没有发挥任何积极作用,街亭的失败直接导致诸葛亮面对司马懿军队,如果不是诸葛亮个人,表演“空城”吓跑敌人(相信),也许街亭之战已经成为蜀汉灭亡的导火索。马苏和王平到达街亭后,《三国演义》毫不犹豫地详细描述了两人在安营扎寨战略安排上的争执,这也是王平在《三国演义》中台词最多的一段。根据诸葛亮的安排,王平首先提出了当道安营扎寨的战略,“可就此五路总口下寨;但军士伐木为栅。但王平并没有及时指出这是诸葛亮的意思,这也成了整个讨论中最大的失败。假如王平先提出这是诸葛亮的意思,马苏一定会先权衡一下。但由于王平没有说,兵书不推荐这种安营扎寨的方式,所以这个建议恰好成了马苏突出自己读兵书的机会。他不失时机地指出:“当道是下寨的地方吗?然后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可以在山上屯兵。王平提出反对意见后,马苏又搬出兵书证明自己的观点,“兵法云:凭高视,势如劈竹。“直到这时,意识到自己无法合理说服将军的王平,才想到搬出诸葛亮的旗帜。”我厌倦了和总理一起工作。无论我走到哪里,总理都会给我一些建议。“但在这个时候,两人已经从讨论变成了立场纠纷,马苏不太可能撤回他的观点,所以他搬出了更大的权威,“孙子云:死后。以此为基础,作为讨论的结果。

  无奈之下,退而求其次的王平只能要求分兵,在山下结一个小村庄,试图挽救战局。但“马谡不从”,所以王平别无选择,只能用最后一种手段表达自己的立场,“王平想辞职”。与现代用脚投票的方式不同,王平目前的行为可以说是冒着生命危险的。如果他换了一个将军,他很可能会以不听指挥的借口直接斩首王平,以示军心。但马谡在这方面还是很温柔的,当王平辞去抗争时,他同意分兵5000,让王平“自去下寨”。当然,马苏的做法,从好的方面考虑是他温柔的同情心,虽然态度有争议,但仍会考虑下属的想法,给予他一定的自主权。但也不排除他希望以此立威,等战胜后再秋后算账。

  但无论如何,马苏临阵分兵的举措给了王平一定的自主权,使他有可能在街亭战役的崩溃中发挥作用,减少损失。没有这5000名士兵和马,只有王平一个人,无论如何都不能继续在街亭战役中发挥作用。

  司马懿大军到来后,马苏如预料被团团包围,无计可施。虽然王平打算救援,但面对张颌这样的强敌,他别无选择。然后是一场混战。首先,后军中的魏延急于夺回街亭,赢得了张颌的策略。他被张颌、司马懿和司马昭包围。当他无能为力时,“忽一彪军杀了王平”。正是王平在关键时刻救了魏延,为蜀军保留了一线活力。当魏延来到柳城与高翔见面时,他们又因为想偷袭魏军而陷入了包围圈。这时,他们“突然听到山坡后的声音,一彪军被杀,是王平,救了高魏两人”。

  在一片混乱的溃败中,王平两次挺身而出,为蜀军保留了战斗力。但由于兵力有限,王平的个人战斗能力也有限。因此,既不能在街亭之战中起到自力挽狂澜的作用,也不能帮助诸葛亮在北伐中取得成功。在街亭之后的几场战斗中,王平的表现大致相同,五丈原之后,王平解决了魏延和杨仪的内乱问题。利用汉中地形成功地阻止了魏军的入侵。在执行层面,王平是蜀汉难得的支柱人才,但他的作用仅此而已,难以对三国大局产生根本影响。

  普列汉诺夫在《个人在历史上的角色》中写道:“有影响力的人物可以改变事件的个人外表和一些部分后果,因为他们的智慧和个性特征,但他们不能改变事件的总体方向,这个方向是由其他力量决定的。”王平在街亭战役中的作用只能是这样的。在整个动荡的三国乱世中,谁不是这样呢?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