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王之乱秘史:中国古代史中最黑暗的时期

  曹魏后期,政治日益腐败,阶级矛盾日益尖锐。与此同时,以曹爽为首、以司马懿为首的两个集团在统治阶级内部发生了对抗和斗争。公元249年(嘉平元年),曹爽陪同曹芳出洛阳城南参观魏明帝陵。司马懿在洛阳发动政变,夺取朝中大权。司马懿于公元251年死亡,子司马师继续掌权。254年,司马师废曹芳,立曹尚为帝。第二年,司马师去世,弟弟司马昭当政。公元260年,曹尚不愿意当傀儡,于是带领数百名仆人向司马昭进攻,结果被杀。

网络配图

  司马昭另立曹宏为帝,司马氏完全控制着政权。公元263年,司马昭派钟会、邓艾、诸葛绪等分东、中、西三路进攻汉中。据剑阁天险与魏军相持,蜀汉以姜维为首组成抵抗军。邓艾随后率领精兵偷渡阴平攻占涪城,逼迫成都。蜀汉后主刘禅不战出降,姜维闻讯后带部投降钟会,后兵变不成,自杀而死,蜀汉灭亡。公元266年,曹魏皇帝曹焕禅位于司马炎,改元泰始,为晋武帝。曹魏灭亡,西晋开始。

  司马炎登基后,吸取了曹魏权臣篡位的经验,将天下以郡为国,分封27个同姓王,让诸侯像周朝一样保护皇室统治天下。西晋早期经过改革,国力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但几年后,皇室逐渐腐朽,而世家大族则贪得无厌,奢侈成风。以前怎么吃一万块钱,还说“没有筷子”。大族王恺、石崇互相比较奢侈,大臣傅咸上疏说“奢侈之费,比自然灾害更重要”,要求皇帝制止,但司马炎不但无动于衷,还资助叔叔争富。官僚们不仅奢侈,还公开抢劫杀人。比如石崇做荆州刺史,“劫远使商人,致富”。司马炎也骄傲地逃走了。由于未能解决政治腐败、党派混乱、宗室权力扩张和外籍内迁问题,种下了八王之乱和永嘉未来灾难的远因。八王之乱是西晋统治阶层持续了16年(291-306年)的内乱。权利竞争的核心人物包括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伟、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懿、长沙王司马懿、成都王司马英、河间王司马青、东海王司马越八王。

网络配图

  公元290年(太熙元年),晋武帝司马炎死后,外戚杨骏为太傅、大都督,负责朝政。晋惠皇帝司马忠痴呆低能。为了掌握政权,贾南风皇后于永平第一年(291年)与楚王司马玮合谋杀害杨军,但政权落在汝南王司马亮和元老卫杜手中。贾后的政治野心没有实现。当年6月,楚王司马玮杀了汝南王司马亮和魏杜,然后诬告楚王司马玮擅长杀害大臣,并处死了司马玮。贾后遂执政,任命贾模、张华、裴等人,使世界保持相对稳定。公元299年(元康九年),贾后不顾张华等人的劝阻,以阴谋废王子司马昱,次年被杀。统领禁军的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懿发兵废杀贾后、张华等。之后,司马伦控制了大政。之后,许多诸侯开始篡权,起兵造反。公元306年(光熙元年),司马越迎惠帝回洛阳,司马颖、司马懿相继被杀,大权落入司马越手中,八王之乱到此结束。

  在八王之乱的十六年里,许多国王相继败亡,许多人被杀,中原社会经济受到严重破坏,西晋的力量耗尽。汉代以来,许多游牧民族投降附中原王朝,许多胡人已进入关中、泾、渭二水流域,势如弧形,包围晋都洛阳,形势极其不利。晋武帝太康初年,侍御史郭钦在塞外迁徙胡族,以汉人为绝胡患,武帝不纳。惠帝元康元年,山阴令江统作《迁徙论》,若不立即迁徙胡,晋室岌岌可危。惠帝也不接受。当时形势已经积重难返,既不能迁徙胡,即使要“各附本种,还旧土”,也不可能,所以迁徙胡的所有议论都成了一纸空文。此外,政府允许胡人移民,但不受教育,只加深胡汉之间的矛盾;胡人是士兵,这在八王之乱中更为常见,如王军、司马腾和匈奴。在胡战略下,胡人知道西晋国力虚实,只要时机到了,就起兵作乱。

网络配图

  匈奴贵族刘渊在永兴元年(304年)起兵于离石(今属山西省),国号汉(后来的前赵)。刘渊死于晋怀帝永嘉四年(310年),其子刘聪继立。次年4月,石勒歼晋军10多万人在苦县宁平城(今河南省鹿邑县),俘虏太尉王衍等人。同年,刘聪又派将军呼延晏率兵攻洛阳,屡败晋军,前后歼灭3万多人。6月,呼延晏到达洛阳。刘曜等人带兵前来见面,攻破洛阳,纵容部下抢劫,俘虏怀帝,杀死司马诠、宗室、官员、士兵3万余人,挖掘陵墓,焚烧宫殿。历史上被称为“永嘉之乱”。此后150年,五胡十六国换流入侵中原,屠杀汉人,经济文化遭受重大打击。为了避免战争,大量人口从中原迁往长江中下游,历史上被称为“衣冠南渡”,中国古代经济中心进一步迁往南方。司马氏建立的晋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无功掌权、篡位、奢侈淫秽、毫无成就、被外国摧毁的国家。金朝开启了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代,令人恶心。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