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文化 儒学发展史简介

  原始儒家是继承中国古代文明思想,特别重视维护国家社区和个人修养的哲学。其中,周文化的社会哲学理想是儒家价值意识的基础。先秦儒家理论的重点是思想生活的实施(如孔子的《论语》)、儒家社会哲学精神的提出(如孔子的礼乐教育思想、孟子的行政观点、荀子的礼仪、正义和羞耻。)。此外,通过孔子和孟子的几个直接理解命题,以及《中庸》 整理后的《易传》等文字,也提出了儒家理论中形上学的思想部分。

  总之,《论语》标志着圣人境界的理想,《孟子》表达了修养功夫哲学和性善主张的人性论观点,《中庸》明确了天道德的德性本体论思想,《易传》是以孟庸德性思想为基础构建儒家宇宙论世界观的。汉代儒家思想的发展趋势首先是解经的出现。在解经的过程中,汉儒加入了当时科技知识提供的新宇宙理论的观点,主要是天人关系的哲学。由于强调天人的互动性,汉儒发展了由天象决定人事的社会哲学。当然,就人文主体的发展而言,这一观点在汉儒之间也有很大的争论。相反,汉儒的理论走了回头路。

  汉代儒家思想的另一个发展背景是汉代经典的出现。经典是通过解经研究制定的礼仪法。礼仪法是国家政策的基本法。这是儒家思想在社会科学领域的实施,也是儒家思想具体有效性的知识部分。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