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岁诸葛亮临终前告诫诸葛瞻抵制战争,然而子孙却在29年后全部消亡

54岁的诸葛亮临终前,对于他的儿子诸葛瞻提出了一番严峻的告诫——抵制战争。然而,令人扼腕的是,在29年后的某一天,诸葛亮的子孙竟在一场战争中全部消亡。究竟是什么样的变故让诸葛亮的劝诫落了空?这个悲剧背后隐藏的真相究竟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深入探索这段历史的背后。

234年2月,胡氏入府密告诸葛亮,声称刘琰殴打妻子,构陷她与刘禅私通。听闻消息后,诸葛亮大为惊讶,随即派人召来刘琰,核实此事。自11年前,刘备病逝后,他就倚仗两朝老臣的身份,声色犬马,狂妄荒诞,四处与人结怨。即使让心胸宽广的诸葛亮来看,都会怀疑刘琰的言论有很大的问题。

然而,在诸葛亮面前,刘琰却失去了往日的镇静。当诸葛亮手举状书、一脸冷漠地看向刘琰时,这位刘备的同宗子弟,方才颤颤巍巍,哀求道:

“我本性空虚无能,德行浅薄,又饮酒误事,说话不知深浅,日后定将约束自己,改正错误,以死报效国家。”

诸葛亮听完,沉默许久,数日后,刘琰被处死、弃市。诸葛亮用刘琰的人头平息了刘禅的愤怒,也压制了蜀汉内部暗流涌动的反战情绪。然而,刘琰被杀仅八个月,诸葛亮就病逝于五丈原。临终前,诸葛亮对他的儿子诸葛瞻充满了担忧,他作“诫子书”,告诫诸葛瞻时时勤读,牢记教诲,切勿反战。

那么,诸葛亮为何要他的儿子不要反对北伐呢?他的北伐成果如何?诸葛亮又为何因为刘琰的“构陷”,就对他痛下杀手呢?

54岁诸葛亮临终前告诫诸葛瞻抵制战争,然而子孙却在29年后全部消亡

“独断专行”的诸葛亮

众所周知,诸葛亮是一个足智多谋、才华横溢的名士。他因“三顾茅庐”出山辅佐刘备,一生都在践行隆中对的诺言,渴望兴复汉室、问鼎中原。然而,他又是一个事必躬亲、过度谨慎的军事统帅。7年掌军生涯,诸葛亮5次北伐,深入大魏数百里,让威胁蜀汉生死存亡的北方枭雄疲于应付,成就了他“千古良相”的美名。不幸的是,踩踏着魏国人尸体走到巅峰的诸葛亮,却也倒在了北伐大魏的途中。

234年2月,冬去春来之际,经历三年劝农讲武之久的蜀汉大军出兵北上,直入大魏边境,屯田于渭滨。数日之间,魏蜀两国频繁交手,战场厮杀声,响破天际。当时,年已54岁的诸葛亮,不顾群臣的反对,执意坚持他一生中的最后一次北伐,彻底解决北方大患。

然而,摆在诸葛亮面前的困境,也为此次北伐蒙上了阴影。诸葛亮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常年过度劳累积累下的疾病,让他苦不堪言。更为重要的是,刘禅一朝派系斗争严重,荆州、益州、东州相互倾轧,远远的超过了诸葛亮的想象。主上昏庸、兵员不足、人才匮乏,北伐所需要的粮草、补给都成了摆在他面前的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就在出征前一个月,诸葛亮还处死了一位朝中重臣,刘琰。当时,刘琰官拜车骑将军,深受诸葛亮的倚赖。他的妻子胡氏按例入宫朝见太后,却被留于宫中数十日。性情张扬、偏执的刘琰因此浮想联翩,将矛头直指刘禅。他殴打、休弃妻子,并将胡氏赶出家门,公开影射刘禅的“荒淫”。

不久后,一个令刘琰意想不到的处理结果,震惊了满朝文武,他被处死、弃市。诸葛亮用近乎“残忍”的方式,匡扶了蜀汉正气,维护了刘禅的声誉。与此同时,刘琰的身亡,也让他的竞争对手魏延,眉开眼笑。

当然,这不是诸葛亮第一次独断专行,以高压手段,处置朝中的不稳定因素了。武陵人廖立,被诸葛亮赞为“楚之良才”,可在他危及关羽、向朗、郭演的声誉时,诸葛亮毫不犹豫地将他罢官为民,流放汶山。托孤重臣李严,北伐军中的二号人物,诸葛亮的左右手,也因心怀不满,被诸葛亮削职为民,流放到梓潼。 而在战场上因罪被杀的马谡、李盛和张休等人,更是连去成都“喊冤”的机会都没有,就死在了刽子手的屠刀之下。

病逝五丈原

与此同时,兵源不足也成了掣肘诸葛亮北伐的最大障碍。当时,曹魏辖制九州六十六万户,人口多达四百四十余万,而东吴、蜀汉的人口总数累加在一起,尚且不足曹魏的一半。因此,诸葛亮在军中创造性地实施了轮休制,他规定出征之时,军中可有两成的士兵轮流回国休息,以此方才勉强调动蜀地平民的参军积极性。

尽管困难重重,可诸葛亮还是不顾一切地去了。进入五丈原两个月的时间,诸葛亮没有遇到任何曹魏主力,几次小规模的偷袭,也被郭淮料敌于先,陆续击退了。更让他失望的是,与蜀汉相约齐头并进的盟友孙权又一次地倒在了合肥城下,十万东吴兵马折戟沉沙、丢盔卸甲。

这是一场本就实力极为不对等的作战。就如司马懿所言:“若诸葛亮自秦岭东进,直插长安,魏蜀必有一场决定性的大战,谁胜谁败,绝难估算。可他西入五丈原,与魏国打消耗战,双方看似剑拔弩张,实则诸军无事。”

而在曹真、张郃时期吃尽了诸葛亮苦头的司马懿更是深知一个道理:“坚壁拒守,以逸待劳。”

因此,诸葛亮的这场北伐战争,自一开始就失去了获胜的机会。想要在司马懿手中击败魏军,除非这位“苟到最后”的大魏统帅得了失心疯,出兵硬碰硬。不然,诸葛亮的深入,只不过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而已。

四个月后,诸葛亮仍未找到司马懿防守的弱点。尽管他仍想坚持下去,可困难却接踵而至。蜀军远离故土,厌战情绪四处蔓延,朝中暗中使绊者比比皆是。司马懿的坚守不战,更是将蜀军的征战热情逐步浇灭。而最重要的则是,诸葛亮倒下了。

180天的超负荷劳累彻底击垮了诸葛亮的身体,病重难愈的他也已奄奄一息,勉强支撑着下达撤退的命令。然而,人之将死,难免会将身后愿景托付给值得信任的将领。诸葛亮摒弃刚勇好斗、极不合群的魏延,将蜀汉八万大军的性命,交给了杨仪。甚至在临终前,再三叮嘱告诫杨仪不要内斗,若魏延不服从命令,就随他而去吧。

234年10月,54岁的诸葛亮病重将亡。七年的北伐生涯,他亲眼目睹了李藐、费祎、谯周的反战行为,也见识了荆州派系的“倒戈相向”。因此,临终前,诸葛亮再三告诫年仅八岁的儿子诸葛瞻,要坚守本心,明确志向,不冒险草率、急躁不安,做有利于蜀汉的国之重器,切勿站在国家大策的对立面,反对北伐。

杨仪自杀

诸葛亮死后,跟随他常年征战的将领慌了手脚。他们不知所措,唯有杨仪急匆匆地找来诸葛亮信任的费祎、姜维。三人短暂商议后,决定秘不发丧,暗中派遣费祎前往魏延军中,试探他的“敌意”。

杨仪之所以这么做,并非头脑发热,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当时蜀军精兵尽出,数月以来,战斗意志耗损严重。而司马懿以逸待劳,对蜀军营寨虎视眈眈,分散在五丈原周边的各地魏军均有精锐部署,少则数千,多则近万,严重威胁到蜀军的安全。

且征西大将军魏延手握重兵,与杨仪嫌隙极重,势如水火。即使在诸葛亮生前,他也常说诸葛亮胆怯,恨不能尽用其才,对蜀汉丞相颇有微词。因此,杨仪的举动,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防备司马懿、魏延二人。

然而,司马懿聪明绝顶,善从细微处观察对手,想要将诸葛亮病逝的消息封闭,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值得一提的是,在诸葛亮病逝不久,杨仪就命令姜维以诸葛亮的模样,打造一副栩栩如生的木雕。正是凭借优越的领军才能和诸葛亮的“余威”,杨仪方能在司马懿识破诸葛亮病故后的偷袭中,全身而退。

另一方面,在征得费祎、姜维的同意后,杨仪又派人密告刘禅,将不服从断后命令的魏延,扣以谋反的罪名,随后派遣马岱,将魏延父子斩杀,三族夷灭。尽管诸葛亮生前从未下达过诛杀魏延的指令,可“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随着诸葛亮的突然离世,在蜀汉军中内斗落败的魏延,还是遭到了灭顶之灾。

短短十数日,杨仪就解决了蜀军面临的内忧、外患。为了以防万一,他还故意营造诸葛亮未亡的假象,每日的军令也照常下发,一切如旧。直到安全退入蜀汉境内后,杨仪才下令全军披麻戴孝,为诸葛亮发丧。

杨仪为人狭隘,私欲极重,喜怒常形于色。诸葛亮欣赏他的才能,所以才将撤退重任交付在他手中。然而,早在诸葛亮病逝前,他就曾密奏刘禅,推荐蒋琬为尚书令。因此,自五丈原归来后,杨仪满怀希望,成为蜀汉朝堂的二把手,可却被泼了一头冷水,十分失意。

不久后,刘禅又接到费祎的密报,声称杨仪牢骚满腹,有叛逃之心。得知消息后,刘禅当机立断,将杨仪废为平民,流放汉嘉郡。这位不可一世的“才子”无法接受如此身份落差,竟以极端的方式,上疏诽谤,言辞十分激烈,最终被逼自尽。

有趣的是,诸葛亮、魏延、杨仪在性情、能力和人生结局上都极为不同,可他们三人却都是北伐的坚定支持者。在这三人之后,蒋琬、费祎都成了北伐曹魏最大的障碍,姜维独木难支,十一次北伐,竟罕有提兵上万的机会。

果不其然,诸葛亮死后仅仅29年的时间,过度依赖“自保”的蜀汉,就在“温水煮青蛙”式的折磨下,遭到了钟会、邓艾的吞噬。而将诸葛亮的临终遗言抛诸脑后的诸葛瞻不仅坚决反对蜀汉北伐,还联手张遵、黄崇,逼迫姜维远走汉中,最终父子尽皆战死绵竹。诸葛瞻内无理政之智,外无统兵之能,却过度高估自身的能力,利用朝中关系,压制主战派的姜维,是蜀汉意外灭亡的罪魁祸首之一。纵然他志虑忠纯,以死明志,却唯独辜负了诸葛亮对他的最大期望。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