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裕掌握大权,为何要灭司马懿后人满门?重新考虑刘裕为何执行该行动的原因

刘裕掌握了大权后,为何要灭司马懿后人满门?重新考虑刘裕执行该行动的原因。刘裕身为刘宋朝的建立者,周旋于复杂的政治局势之中。司马懿后人虽然是晋朝的皇室后裔,但其势力威胁到了刘宋朝的统治稳定。此举或许是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避免可能危及朝廷的内外安全隐患。然而,当时历史背景下的具体原因和考量,仍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探讨。

谈起三国这本书,相信大多读者不会陌生,在这部四大名著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桃园三结义的兄弟情谊、更有尔虞我诈的勾心斗角,而在《三国演义》之中,更是有着几位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良将谋士,也正是他们的锦囊妙计相助魏蜀吴三国在乱世之中行程割据。

谈到治国能臣我们不得不说起诸葛亮,不过作为诸葛亮的一生之敌司马懿,虽然在用兵计谋上略逊一筹,不过却数十年磨一剑,篡夺曹魏大权,自立为王。

今天让我们来讲一讲晋朝后的故事,司马家族在若干年前夺取胜利果实,迫使三国归晋。冤有头债有主,而后刘裕篡位,建立刘宋王朝,瓦解司马家族统治。那他为什么又大肆残害司马后人呢?这篇文章让我们一起探究。

刘裕掌握大权,为何要灭司马懿后人满门?重新考虑刘裕为何执行该行动的原因刘裕灭刘毅,建刘宋王朝

东晋末年,随着长期积累的社会矛盾不断加剧,各地豪强并起,阶级斗争激化,致使桓玄篡位称帝,此时两位姓刘的将领起义反兵,他们一个叫刘裕、一个叫刘毅,二刘在起义之中均立下赫赫战功,但对权力的渴望却让二人兵戎相见。

随着征讨桓玄的举义大事节节胜利,本就于刘毅素来不和的刘敬宣为寻求更好的靠山,投奔到刘裕手下。

而刘裕也看中了刘敬宣背后与北府的特殊关系,打算通过他笼络人心一统天下,就这样被封为辅国大将的刘敬宣成了一根鱼刺横亘在刘裕和刘毅面前。

二人虽都没有明说但是背地中早已开始筑起围墙,而在王谧死后,二人的矛盾更是在扬州刺史的接任上达到前所未有的顶端,从当时的情况看,在那个权力高度集中的封建社会,有资格继承职务的只有刘裕和刘毅两人。

但两人心中也都清楚,自己绝对不会推选另一个人,而另一个人也绝对不会同意自己任职,而此时在军师刘穆的极力支持下,刘裕只身一人前往建康,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将扬州刺史揽入怀中。

而这一事过后,刘裕更是将中枢大权牢牢把握在手,二人势均力敌之势也开始扭转。几年后,刘裕意图开展第一次北伐,假借顺应民意缓和国内局势,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打压刘毅势力,扫除自己仕途的绊脚石。

而随着东晋军队攻破南燕,刘裕的势力和政权影响一时达到最顶峰,这一酣畅淋漓的胜利更为刘裕增加了日后吞并刘毅军队的信心。

2年后,眼见时机成熟的刘裕突然降罪诏与刘毅,更是发动突袭将刘毅军队全歼,刘毅的自缢也让刘裕扫除了自己政治生涯最大的一个敌手,也为他篡晋自立,开启刘宋王朝奠定了基础。

心狠手辣的刘裕

从一介布衣到建国称帝,刘裕的成功不可谓不励志,不过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每个人的身上都有自己难以改正的缺点,刘裕最大的问题就是疑心太重,他深感讨灭桓玄自己做出的大逆不道之事,也因害怕自己有一天遭遇同等对待。

刘裕便开始了疯狂的猜疑和无尽的屠戮,不仅排除朝中异己,更是连前朝元老、忠臣良将都难逃毒手。

如果说杀害王愉父子,我们能归结于刘裕称帝前曾被二人轻视,还尚且能包容刘裕这一以怨报怨的小人思想,那对王公贵族的集中屠杀实在是让人不寒而栗。

这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对司马家族的残害,不得不说司马家族的号召力是刘裕在当时不可比拟的,自从司马飞龙的起义被平定后,各地打着司马家族号召的反王势力再次起义,这些起义或多或少带给了刚成立的刘宋王朝一丝不安和动荡。

前有司马懿数十年磨剑,兴建晋朝霸业,后有各地反王打着司马家族势力揭竿而起,这让心怀怨念的刘裕怎能不对司马一家痛下杀手。

于是我们看到刘裕密谋残杀晋安帝,逼迫司马德文继位后,又利用司马德文胆小如鼠、唯唯诺诺的性格,在朝中为所欲为。

眼见一切时机成熟,司马德文也失去了自己的利用价值,最终被毒酒杀害,而丧心病狂的刘裕还不满足,更是在全国范围内围剿司马家族的幸存者。

丧心病狂的背后

刘裕为维护自己的统治本无错,可他残害了许多与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的无辜生命却是他的不对。

此事过后,刘裕更是成为历史上首位残害禅位皇帝的凶手,将前任皇帝残害还不够,更是要斩尽杀绝一个不留。

在帝王的战争中我们没有资格也没有理由去评价谁对谁错,或许刘裕如果不是这个性格他也难以从一介布衣当上真龙天子,自己早在山村野乡度过平平淡淡的一生。

又或许自己不对司马家痛下杀手,司马家族会积蓄力量在自己死后重新推翻刘宋王朝的政权,到那时起,如果下任君主没有强大的统领能力,那岂不是我为鱼肉人为刀俎任人宰割吗。

又或许是刘裕内心中一直有着一个身份卑微下贱的自己,即使在自己成为一国之君后他也明白自己只不过是一个运气爆棚的平民,和他们这些前朝贵族、王公将相本就不是一类人,这不过现在迫于权力的压力,臣服听命于自己。

只待有一天自己消沉了、落寞了,便会像一只泄了气的皮球一样被踢到远处。

所以,年近花甲的刘裕选择了一条最简单但也最不能为人理解的道路,那就是铲除自己前进道路上的所有障碍,哪怕是要背负千古罪名,为了达成目的不择手段,或许这就是刘裕成功的潜台词吧。

历史的发展有时并不在于事情本身的前进方向,大多在于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既有齐桓公不计前嫌,任用前朝管仲为相,成就春秋五霸之威名,又有刘邦重用韩信,令项羽错失带兵战将,最终自刎于乌江之上。

刘裕的刘宋王朝虽然只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存在了一小段时间,不过他的影响却是璀璨绚烂的,仕起平民的刘裕让更多寒门学子有了改变命运、晋升仕途的机会。

虽从根本上难以改变专职帝王统治下任人唯亲的局面,不过在乱世之中,刘裕也被后人盛赞为定乱代兴之君。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