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的宗庙都有哪些人?一共有五批人进入

  “国家的重大事件是祭祀和军队”。供奉皇帝及其祖先的太庙是皇帝祭祀的重要场合。后来,皇帝批准后,皇室和英雄也可以向太庙供奉他们的神位,称为“享受太庙”,以示荣誉。魏明帝时,有26位英雄可以享受魏武帝曹操的寺庙,这不仅是对英雄的表彰,也揭示了当时政治格局的变化。

  一、建立曹魏太庙

  曹魏寺建于建安18年(213年)7月。此前,曹操刚刚被汉献帝封为魏公,加上九锡,在宰相下设百官,掌握了东汉的实际权力。曹操随后在叶城建立了五座寺庙,供奉曹节(曾祖)、曹腾(祖)、曹嵩(父),并多次在寺庙举行春节祭祀仪式,为取代东汉铺平了道路。

  216年,曹操进入魏王位,曹魏取代东汉已成定局。219年,孙权称臣上表,劝曹操称帝,群臣纷纷附和。曹操对此很淡定。他早就说过:“如果命运在我身边,我就是周文王。”显然,曹操认为他可以成为周文王。至于皇帝的称号,他把它交给了曹丕。

  220年,曹丕篡汉建立曹魏。此时,曹魏现有的诸侯王庙应相应转变为皇家太庙,但曹丕在位时只做了很小的改进。当他成为皇帝后,他首先在曹魏的太庙里建立了曹操。223年,曹丕将曹节、曹腾、曹嵩合为一座寺庙,使曹操能够独自享受一座寺庙。仅此而已。

  然而,曹丕最应该做的是将曹魏太庙从叶城迁至洛阳首都,但他在位期间没有关于在洛阳建太庙的记录。原因大致是洛阳城被董卓烧毁,需要重建。曹操和曹丕时,北方社会经济仍处于恢复期。他们都提倡节俭,不喜欢大兴土木工程,所以这件事被搁置了。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魏明帝曹睿。继位后,他立即在洛阳修建土木工程和宫殿,其中有7座寺庙。太庙于229年建成后,曹睿立即将曹节、曹腾、曹嵩、曹操的神主牌转移到洛阳太庙。曹魏建国9年后,曹魏太庙得以完成。

  曹睿还下令将曹操(太祖)、曹丕(高祖)和自己(烈祖)的三祖庙定为“万世不毁”。这就开创了皇帝在位时为自己建立庙号、“万世不毁”的先例。

  二、享受太庙的过程及名单

  随着曹魏太庙制度的完善,前朝宗室和英雄“享受太庙”被列入议事日程。从魏明帝到曹魏灭亡,共有5批26人享受太祖武帝寺庙。其标准是“伟大的元朝英雄,优秀的功绩,终于休明,他们都依赖于祭祀。

  第一批是在魏明帝青龙元年(233年),曹睿下令与已故将军夏侯敦、司马曹仁、骑马将军程昱一起享受武帝庙。

  第二批是齐王曹芳前四年(243年),这次共有20人配享武帝庙,是人数最多的一次,分别是:已故司马曹真、曹休、征南将军夏侯尚、太常桓阶、司空陈群、太傅钟佑、车骑将军张合、左将军徐晃、前将军张辽、右将军乐进、太尉华欣、司徒王朗、古将军曹洪、征西将军夏侯元、后将军朱玲、文聘、执金五臧霸、破将军李典、立义将军庞德、武猛校尉典韦。

  第三批是在齐王曹芳开始五年(244年),为尚书令荀攸一人。

  第四批是相国司马懿,齐王曹芳嘉平三年(251年)。

  第五批是在魏元帝曹宏景元三年(262年)为军师祭酒郭嘉。

  这26人都是为曹操定鼎中原、统一北方功勋卓著的文臣武将,我们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诸夏侯曹,夏侯敦、曹仁、曹真、曹休、夏侯尚、曹洪、夏侯元。第二类是贫困武将,10人是张和、徐晃、张辽、乐进、朱玲、文聘、臧霸、李典、庞德、典韦。第三类是司马懿、程昱、桓阶、陈群、钟友、华欣、王朗、荀攸、郭嘉。

  三、曹魏政治格局的变化揭示了“配享太庙”

  首先,完全符合曹操时期的权力分配。

  在这26人中,曹王子和贫穷的将军都是掌握军事权力的人,共有17人,远远超过了家庭部长,这与曹操时期的权力分配完全一致。军事权力是曹操统一北方的根本原因,曹操必须牢牢控制自己的军事权力。

  诸夏侯曹与曹操有亲缘关系,值得曹操信赖。以张合、徐晃、张辽等人为代表的贫困武将被曹操从行军、降将中提拔重用。他们出身低,社会地位低,自然忠于曹操,这也是曹操重视贫困家庭的体现。

  然而,仅仅依靠武力是不够的。虽然曹操一直在压制家族,但他们读了很多经文,有着深厚的联系。为了稳定统治地位,曹操还与家族合作。司马懿、陈群、钟友、郭嘉等人为曹操提出了建议,为治理人民和政治做出了很大贡献。

  曹丕和曹睿也基本遵循了曹操的就业策略。虽然贫困家庭的地位迅速下降,家族地位不断提高,但军权仍牢牢掌握在与曹魏皇室有亲缘关系的夏侯曹手中。

  其次,齐王曹芳时期的三次“配享太庙”反映了曹魏政治格局的重大变化。

  曹睿死后,齐王曹芳继位,曹爽和司马懿共同担任辅政大臣。曹芳在位期间三次“分享太庙”23人,尤其是司马懿的入选,体现了曹魏政治格局的重大变化。

  243年,共有20人享受太庙。此时,辅政大臣曹爽正在进行“正重组”,以整顿九品中正重组地为由,将司马懿排除在权力核心之外,以压制越来越强大的家族。曹爽权倾朝野后,主导了这次“配享太庙”。在这20人中,世家只有5人。曹爽的父亲曹真上榜不用说,就连庞德和典韦也上榜了,政治意义已经很明显了。

  曹爽的行为自然引起了全家人的不满。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事件,杀害曹爽一党,囚禁曹魏宗室人员,排除权力核心,彻底架空曹魏政权。251年,司马懿平定太尉王玲的“淮南叛乱”后去世。曹魏的许多大臣开始扮演曹方,他们应该把司马懿分享到太庙,他们的班级排名第一。

  当时曹芳完全被司马昭控制,形成傀儡,只能照做。因此,司马懿完全架空曹魏政权,享受曹魏太庙,这是一个极大的讽刺。

  结语

  魏明帝完成曹魏太庙制度后,共有26人分五次“分享太庙”。这不仅是对前代英雄的表彰,也是现实政治模式的体现。第一年的三种分享行为,特别是司马懿的入选,反映了曹魏政治模式的重大变化,也表明曹魏被司马氏取代只是时间问题。

« 上一篇
下一篇 »